鸿雁阅读网 > 历史军事 > 丰碑杨门 > 第0853章 儒释道

第0853章 儒释道

推荐阅读:

老杨多执拗的一个人?

能让老杨这个执拗的人低下头,跟杨七说那么多软话,劝解杨七不要册封他,这里面要是没有猫腻,那就奇怪了。

新帝登基,册封功臣,追封先祖,这几乎是遵循了近千年的法则。

倘若杨七册封功臣、追封先祖的话,那么一个不孝、凉薄的名声,就绝对逃不掉。

老杨为官多年,不可能不知道这里面的厉害关系。

能把老杨逼的说出这番话,这其中的道道,绝对不会浅。

一念至此。

杨七冷冷的吩咐道:“查!一丁点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。我倒是想看看,谁的手伸的这么长。”

艰苦打江山的时候,一个个藏的严严实实,生怕别人看见他们。

坐江山的时候,一个个牛鬼蛇神都蹦出来了。

难怪历代的皇帝们在登基之后,都会或多或少的进行一场又一场血腥的清洗。

确实该杀。

彭湃从杨七冷酷的表情上,也感受到了事情的严重性。

当即,没有迟疑的应下了此事。

然后出了御书房以后,就召集了手下的密探首领,严查此事。

燕国的密探机构,庞大到了什么地步,没有几个人知道。

但是其办事效率,绝对是绝无仅有的。

杨七的命令传达下去,不到一刻钟,有关一切接触过老杨的人的消息,全部都列成了一份密奏,一字不漏的出现在杨七面前。

杨七仔细审阅了密奏以后,眉头再次紧锁。

密奏上关于老杨的一切消息,齐齐整整,没有一点儿纰漏。

正是因为如此,才让杨七愁眉不展。

因为从密奏上的消息看,老杨接触过的人都很正常,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。

每一个接触过老杨的人,身份都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祖宗三代皆可查。

没人接触过老杨,老杨又岂会说出那番话?

老杨至今还在主持着武院的诸多事宜,他可没那么闲。

而且杨七相信自己的直觉。

“再查!”

“……”

“再查!”

“……”

杨七彻夜未眠,彭湃也彻夜未眠,连查七次,一无所获。

第八次的时候。

彭湃盯着一双熊猫眼,低声的对杨七道:“陛下,手底下的兄弟们忙活了一个晚上了,有关太上皇的卷宗,已经翻到了十年前,依旧一无所获。”

杨七皱着眉头,屈指敲打着桌面,沉吟道:“没道理的……难道是我多疑了……”

彭湃在这时,却摇了摇头。

杨七见状,眉头一挑,“你这是什么意思?”

彭湃微微躬身,请罪道:“陛下的猜测并没有错,确实有人搞鬼。只是问题并不是出在太上皇身上,而是出在太后身上。

未经陛下恩准,就擅自查探太后的行踪,还请陛下降罪。”

皇宫里的消息,一直都是个禁忌。

毕竟。

每一座皇宫,或多或少,都藏着不少秘密。

而拥有秘密最多的人,就是皇宫的主宰皇帝。

又因为皇帝工作的特殊性,他的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,甚至一个眼神,有可能都会出现大变化。

所以,很多人都把目光注视在皇宫里,想要一探究竟。

而身为皇帝,又怎么可能喜欢把自己赤果果的扒光仍在世人面前。

所以,每一个皇帝登基以后,对于刺探皇宫内消息的人,容忍度很低。

即便这个人是他的亲信。

而要调查皇宫里的任何人,都必须经过皇帝的准许。

没有皇帝的准许,那就是大罪。

这也是彭湃先请罪的原因。

杨七听到彭湃的话,只是皱了皱眉,并没有率先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,他阴沉着脸,道:“这么说,是有人刻意的接近了我娘?”

彭湃郑重的点点头,将一份密奏,送到了杨七手里。

杨七翻开了密奏仔细观看,彭湃在一旁压低了声音道:“根据手下的人所查,从陛下您回京至今,一共有一百三十多位妇人,想尽各种办法,接近太后。

太后心善,喜欢礼佛,逢年过节都会去礼佛。

因此,有很妇人借着这个机会,接近太后。

如今跟太后关系走的最近的是五个人。”

“那五个?”

杨七一边翻阅密奏,一边沉声发问。

彭湃沉声道:“宰相苏易简的老母亲苏氏,复兴府知府王旦之母王氏,大宋文宣公之母孔氏,还有清妙观的妙真道姑,三方寺的空明师太……”

“啪~”

杨七合上了手里的密奏,脸色阴冷,眉头紧锁,“苏家老太君拜访我娘,是为了苏易简成婚的事宜。苏易简身居南国多年,如今已经年仅三旬,却始终未婚。

这都快成了苏家老太君的心病了。

她找我娘,是想让我娘帮苏易简物色一个合适的姑娘。

再来,就是希望我娘跟我说说话,让我劝一劝苏易简这头倔驴。

但是,王氏接触我娘是为了什么,我猜不透。

你派人盯着王家,一有消息,随时向我汇报。”

杨七顿了顿,脸色冷峻的咬牙道:“至于孔氏、妙真、空明……哼哼,红花白藕青荷叶,儒释道三教还真是一家……

一起扑向我娘,试图以我娘为突破口。

所图不小啊。

难怪我爹此前会说出那番话。”

彭湃在一旁迟疑道:“佛道两家,此前因为辽国的事情,恶了陛下,自然得想办法弥补。毕竟陛下没有像是其他的帝王,对他们表现出善意。他们为了避免陛下清算,自然要走通太后的门路,让太后帮他们求求情。

可是儒家,又是为了什么?”

杨七丢下了密奏,瞥了彭湃一眼,冷笑道:“还能为了什么,人心不足蛇吞象罢了。为了田产,为了名声。更重要的是,我大燕立国以后,并没有效仿汉、唐、宋,独尊儒家。

取士更是别具一格。

虽然如今朝堂上多儒家弟子,可是新的官员,更多的侧重的是务实。

各级学院,也并没有独尊儒家学术。

儒家学术,也只是相当于一门普通的学科,传授给学子。

以前的时候,大宋尚在,儒家自然顾不上我们。

可是如今我大燕一家独大,更是占据了孔圣人的故乡。

他的后人,自然需要奔走一下。”

彭湃缓缓的皱起了眉头,低声道:“依照历朝历代的惯例,孔圣人的子孙后代,自然需要厚待……”

彭湃话还没说完,杨七声音冰冷的提醒了彭湃一句。

“彭湃!注意你的立场,还有你的身份……”

‘身份’二字,杨七咬的特别重。

彭湃心头一惊,刹那间就听懂了杨七话里的意思。

他作为杨七身边的人,又是密探头领。

不论何时何地,都没有资格议论朝政。

更重要的是,无论对方是谁,他都不应该有所偏向。

哪怕对方是圣人。

彭湃当即低下头,郑重的道:“是属下失言了,还请陛下降罪。”

杨七扫了彭湃一眼,冷冷的道:“念在往日的情份上,这一次我只是提醒你一句。就不多做惩戒了,若有下次,你就不必在皇宫里待了。

你跟所我多年,一直忠心耿耿。

我杨延嗣也不是卸磨杀驴的人。

宽容你一两次,我还是能做到的。

但是我不希望你把我的宽容,当成放纵的资本。

我更不希望,有朝一日,我亲手将你送上断头台。”

“噗通!”

彭湃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,颤声道:“属下谨遵陛下教会,再有下次,不用陛下您开口,属下亲自割下自己头颅。”

杨七皱起眉毛,冷哼道:“燕国没有跪礼,燕国男儿也不随意给别人下跪。别在这里丢人现眼,给我滚出去。”

“诺!”

彭湃从地上爬起来,赶忙离开了御书房。

彭湃一走。

杨七脸上的表情,变得异常凝重。

佛道两家,一直在杨七心头挂着。

只是如今登基大典在即,杨七并没有心思处置他们,所以打算放一放,等到登基大典举行以后,再做处置。

没想到佛道两家的嗅觉如此敏锐,居然察觉到了危险,已经开始悄悄的腐蚀杨七身边的人。

以佛道两家的底蕴,真要是给他们一些时日,他们还说不定真的能拉拢出一大批的人向杨七求情。

以杨七如今的地位,下旨铲除佛道两家,必然能给佛道两家造成不小的动荡。

可是,引起的反弹也一定是巨大的。

三武一宗,四位帝王灭佛,佛门不仅没有在这四场灭佛运动中被消灭,反而因为这四次灭佛运动,变得更强大。(三武一宗,分别指的是北魏太武帝、北周武帝、唐武帝,以及后周世宗。)

前车之鉴,后车之师。

正是有前面的教训可以借鉴,杨七心里才清楚。

处置佛道两家,绝不能用激烈的手段。

唯有软刀子割肉,才是最好的手段。

只是怎么割,杨七现在还没想好。

最让杨七觉得头疼的,还是儒家。

以学术论,儒家在这片大地上,已经统治了千年之久。

自董仲舒将儒学推荐给了汉武帝刘彻以后,儒学在中原大地上的统治地位,就不可动摇的建立了起来。

此后历朝历代的君主,皆以儒学为尊。

量才适用。

量的才能就是儒学。

也正是因为如此,历朝历代选才的时候,皆以儒学的高低选才。

至于这个人到底有没有理政的才能,反而不重要。

由此也出产了一批又一批的庸官,不作为的官员。

一个个只知道吟诗作赋,完全不知道如何勤政爱民。

而且还是每年每年的量产。

更让人气愤的是,没有比较,儒家一家独大,从而导致许多有心人,利用这个规则,不断的曲解圣贤之意,加注了一条又一条的枷锁在百姓们身上。

这让后来的学子们,变得更加的迂腐、刻板。

因为没有人去纠正这个错误,又或者想要纠正的人还没成长起来,就被扼杀到了萌芽里。

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停滞不前。

以至于当洋鬼子们冲进了这片土地以后,世人皆以效仿洋鬼子、学习洋鬼子为荣。

委实令人可悲,可叹。

好好的一个民族,愣是被一群腐儒们弄的乱七八糟。

就这,后世还有很多人为那些腐儒们吹嘘。

典型的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。

当然了,由此也可以看得出儒学在中原大地上扎根有多深。

以至于连彭湃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,都不得不为儒家多说了两句。

杨七之所以没有因为这个问题惩戒彭湃,就是因为他知道这并非彭湃一个人的想法。

而是绝大多数儒生的想法。

毕竟,彭湃在跟随杨七以前,也是一位儒生。

所以,杨七对儒家很头疼。

儒家本身的学说没有问题,儒家的学问也是杨七一直尊崇的。

只是儒家的学问,历经了上千年的锤炼,早已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,改的面目全非。

估计儒家圣贤们复生,看到了不肖子孙们对自己的言论的曲解,能被活活气死。

所以,儒家的问题,杨七必须要处理。

不处理儒家的问题。

大燕国纵然再强横,也有被腐蚀透的危险。

明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

儒家学说可以用,也可以成为教育后人的经典。

但是其中被曲解的意思,必须更正。

此外,儒家学说,绝不能成为大燕国考量官员的唯一标准。

反而,儒家学说只能成为大燕国考量官员品行、个人素养的一点。

在官员入选、考核、升迁途中,其作用绝对不能超过十分之一。

大燕国更侧重的,还是官员理政才能、管理才能、以及能否带领百姓发家致富等等这些方面才能。

文章做的再好,不能管理好百姓,不能带领百姓们发家致富。

要之何用?

朝廷,永远需要的是理政的人才,而不是一个个大文学家。

有一句俗语,杨七一直很喜欢。

那就是: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。

杨七觉得,这句话,足以吊打任何考量官员升迁的标准。

这也是杨七对待儒家的态度。

只是,杨七没建立燕国以前,儒家一直游离在燕国之外,并没有人刻意的去提它。

这才让杨七偷偷摸摸的在西北四府搞了很多年自己心中的教育。

如今大燕国如日中天。

称霸这一片土地。

自然不可避免的就跟儒家撞上了。

杨七要减弱儒家对燕国政治的影响,几乎相当于跟全天下人为敌。

有人或许觉得这有些夸大。

其实一点儿也不夸大

因为这个时候的读书人,有九成九都是儒家门生。

又因为读书人稀少的缘故,他们掌控了整个天下的喉舌。

任何杨七下发的旨意,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的嘴,告知给百姓的。

有时候,他们只需要说错一个字,就能完全曲解圣旨的意思。

所以,杨七要削弱儒家对百姓们的影响,远远要比再打下一片燕国这么大的土地还要难。

有可能整个燕国,都要跟着他陪葬!

最新小说: 大秦:开局一元秒杀龙骑军 假太监从攻略贵妃开始混迹六道 波洛今天破产了吗 逍遥小赘婿 寒门差役 王浩李洁 倾国太后 俘获老师大人 大唐的皇室弃子 被暴君强宠的金丝雀翅膀硬了 三国之神级召唤 都市怪异见闻录 极品按摩师 白莲花养成系统 绝世傻妃之卿本惊华 我全家都在跳大神 回到古代当奶爸 丞相,我悟了 都市:开局神豪大反派 士兵突击之尖兵之王